第124章 同窗的相见!-《诸界第一因》
            
            
            
                
    第(1/3)页
    一州州牧,封疆大吏,亿万百姓的父母官,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呜咽着鞠躬认错。
    这一幕画面,对于青州城内外的百姓来说,无疑是极具冲击力的。
    时值傍晚,风声正高。
    随着那声音的飘荡,青州城内外上下,一片寂静。
    一时间,哪怕是正自骚动的流民队伍,也安静了下来,望着马车前的老者,敬畏有之、委屈有之,流泪者亦有之。
    “聂文洞……”
    听得这声音,杨狱的动作也是一缓,神情惊疑不定。
    聂文洞的名声在青州尚算可以,但就他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杨狱着实无法将他当成一个心怀百姓的父母官。
    可眼下这一幕……
    “阿弥陀佛。”
    戒色双手合十,长长的诵念了一句佛号,亦有些惊叹:
    “一州父母城前认错,小僧似还不曾听闻过。这位聂大人,真是……”
    戒色有些动容。
    此情此景,任谁也挑不出什么错漏来,但他心中总觉得有些怪异。
    一位尽忠职守,心怀父母的好官,怎么会等得流民来到青州城下,方才有动作?
    “他,他……”
    城楼上,青州军的一干将领面色几变,似是完全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
    “他想做什么……”
    原景英喃喃自语。
    望着那诚恳认错,好似心怀百姓的老者,只觉脊背发凉,头皮发麻。
    这老家伙,闹哪样?
    但下一瞬,他就知道了。
    “文洞深知诸位父老乡亲的苦痛,虽朝廷尚未允许,但文洞还是决意开仓放粮!上头若有问责,我聂文洞一力担之!”
    聂文洞说着,长长一躬:
    “必要诸位父老有所住、有所食,如此,方才能恕吾罪责之万一!”
    “……”
    声音回荡在城外,回应的是一片鸦雀无声。
    杨狱眼皮一跳,回望戒色,后者眉头也拧了起来,低声道:
    “此人,心头有奸!”
    大奸似忠!
    方才第一声,杨狱还有些动摇,怀疑自己之前误会了这位州牧,或许他只是无能,并非奸恶之辈。
    但随着他第二次开口,他心中顿时就有了冷笑。
    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历朝历代都有人做,纵不得允许,也多是功绩,哪需什么万死?
    更何况,这老家伙,声音未免太大,情绪拿捏也太好了些。
    分明是练过的……
    “青天大老爷啊!”
    随着聂文洞的长长一躬,满怀伤感内疚的认错声,那浩浩荡荡的流民队伍里,响起了一声哭喊。
    “大人,救救我们吧……”
    一声哭喊响起,似会传染一般,这些长途跋涉而来,不少都死了亲朋的流民们,皆认不出垂泪呜咽。
    到得后来,似有万人在嚎哭。
    声势之大,让青州城头的兵卒也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眶,紧握兵器的手都有些濡湿。
    “大人…”
    马车后方,于忘海垂手而立,见得这一幕,心中也不免有着触动:
    “这就是大明朝廷的威望吗?”
    “大人…”
    漫天嚎哭声中,垂手侍立在马车之旁的老仆微微皱眉,望向车辇。
    车辇中,一衣袍发白,犹如老农般的老人,握着孙女的手,望向遍地嚎哭的流民队伍。
    一次鞠躬、两次发话,就引得万人垂泪嚎哭,这是聂文洞的威望如此之隆重、手段如此之高吗?
    不是。
    透过这一幕,他看到了更为深层的东西。
    自秦至明,三千年王朝更迭,大明疆域非是最辽阔、文治武功也远非第一,可在民间的威望,却是无可比拟的隆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