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数百名淮西新军兵丁眼神里满怀期待。 福长安面色平静, 走进院子里: “你们坚决执行本抚的军令,这很好,每人赏白银3两。” “谢抚台。” 众人眉开眼笑, 诛杀一群手无寸铁的叛官,一点危险都没有,这赏银挣的轻松。 “第一个动手的兵丁,站出来。” 许满仓立马挤出人群,单膝跪地。 “好,少年壮士。再赏牛肉2斤、酒1壶。” …… 布置完这一切, 福长安转身离开,官靴后留下一串血脚印。 夜幕逐渐降临, 战战兢兢的书吏们打着火把挨个翻看尸体。 对照上了,就在花名册上打个叉。 142个鲜红的叉叉,触目惊心。 阜阳营的这些兵就像看戏一般,啧啧称奇。 当仵作喊出“原扬州知府胡佐佑,验明真身,已伏诛”的时候。 有一同乡汉子笑道: “小仓子,你小子够愣。一声不吭就砍了個知府。” “知府咋了?” “耶,你狗曰的口气忒大。那可是比知县老爷还大好几圈的官~” …… 许满仓嘿嘿笑着,又走过去仔细瞅瞅。 胡佐佑那张脸被他一刀劈成了两半,全是污血,看不出生前长相威严还是丑陋。 亲手杀死一个4品官的成就感让他飘飘然。 吃着巡抚赏赐的牛肉、米酒。 他胃口大开~ 饷银加上赏银,他已经攒了40两。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打算托人捎回家,够全家人开心一阵子。 家里暂时不会饿死弟妹了。 想到这里, 他就觉得那个被他砍死的知府死有余辜,砍的解气。 …… 福长安彻夜未眠。 顶盔掼甲,手按刀柄,虎目如炬。 江北官场如今处于真空状态,这很危险。 还有散布在各地的兵马,尤其是这些诛杀官员的心腹亲兵更是危险的地雷。 一旦这些人闹起乱子,整个江北不用吴军来攻,就会四处烽烟。 “报,骁骑营副都统祖有恩求见。” “请进。” 祖有恩一进大帐,立马单膝跪地,完全不顾甲胄在身。 这种低姿态立刻博得了福长安的好感,他亲自走下大案,扶起比他大了1轮的祖有恩。 同为京城贵族,彼此之间早就认识。 “祖大人,本抚要临时调遣你的骁骑营。” “抚台大人尽管下令,骁骑营5000弟兄坚决执行军令。” “好!” …… 半个时辰后, 骁骑营分成了十几股,在向导的带领下打着火把行军。 明日,最晚后日。 他们就会出现在各府城州城,接管城防衙署,抓捕原坐堂官的家眷、师爷、门子、心腹佐官。 之后,慢慢审。 按照大清官场的惯例,这些人都算同党,可以株连。 这一夜, 淮安府人人惊悸,不敢入眠。 从南边兴化县开来的淮西新军宣布效忠福长安。 拿到直属大军的兵权后,福长安做的第1件事就是包围淮安城守营、漕标营,武力缴械。 这2营是漕督关铭恩的直属军队。 根据常理推测,必定涉案很深。 当时参与“火烧钦差”的几百人,其中大部分兵丁拿了800两赏银乘坐海船逃去了江南。 军官们基本没走。 他们有家有业有官职,舍不得放弃了重启炉灶。 被四面包围后,他们自然不会束手就缚,拼命煽动营中兵丁反抗,一起杀出去~ 枪声厮杀声陆续响了半个时辰, 福长安成功解散了这2个营头,抓捕关键人犯解送京城。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向朝野证明皇上决策的英明。 …… 天亮时分,福长安完全控制了淮安城防。 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派衙役们全城宣读“钦命江苏巡抚告百姓书”,统官方口径。 所诛杀的142名地方官被扣上了“贪墨倒卖漕粮、疯狂敛财、纵火烧仓”的罪名。 百姓们听完都松了一口气。 甭管什么乱子,只要过去了就好。 一名做小买卖的中年人连声感慨: “朝廷英明,杀的好。” 旁边一进城卖柴的年轻汉子也放下担子,擦了一把汗,喃喃道: “原来是这帮人在造孽,今年春粮征的实在太多了,我家里7口人,余粮根本熬不到秋收。这下终于好了,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这番聊天内容落在了过路的淮安府经历司知事赵百秀的耳中。 他鄙夷的“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心里对这群穷哈哈的鄙夷无以复加。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