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沅陵县临时指挥部,各路军报陆续传来~ 沙盘上, 红色小旗标注的位置又新增两处。 一处是麻阳县城。 一处是保靖县城。 一南一北,好似封印,摁住了湘西群山。 …… 参谋们分成两半, 一部分手握铅笔,在大幅作战地图上标注各地兵力。 一部分计算后勤收支,估算冗余。 后勤路线危机重重,小股押运兵力寸步难行,每次动则3000士兵起步,纤夫船夫上千,舟船前后连绵十余里。 “林帅,人带来了。” “嗯。” 林淮生拉过两张椅子,示意来人坐下。 …… “你说辰溪县有煤?” “对,小人常年跑沅江航线,打顺治~呸,打鞑子入关后,辰溪那边一直在挖煤,装船后卖到常德,甚至长沙。” “矿坑距离县城远吗?” “禀大人,辰溪的煤炭与其他地不同,遍地是煤,地下都是煤。” 林淮生露出了一丝笑容。 问道: “确定?” “小人拿脑袋担保,都是亲眼所见,土法挖坑就能出煤,只是厚度不同罢了。” “好,下去领赏吧。” 这名在沅江长期跑船的船老大拿到了200枚崭新的银币,笑的合不拢嘴。 …… 辰溪产煤,历史悠久。 而且确如此人所说,煤炭分布广泛,地下都是煤层。 林淮生当即下令: 征集民夫500进驻辰溪挖煤,选矿位置注意尽量靠近县城。 如此一来, 可以解决大军烧水、做饭、取暖等燃料问题,后勤船队能够腾出更多的空间装载弹药。 陛下早就讲过,发展工业就是利用煤铁。 有煤铁的地方,就会刷出吴军。 “林帅,您要的那个山地步兵营到了。” “到哪儿了?” “该营在江宁换装坐船,刚抵达桃源县。” “告诉他们,休整3日后出兵清剿新店镇至沅陵段沿江密林内的敌人。我不管方式,不问手段,我只要结果。一个首级10枚银币,现兑。” …… 参谋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问道: “首级有要求吗?” “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是。” 参谋快步离开,草拟军令。 啪, 盖上鲜红的钦命陆军部大臣金印。 刚抵达桃源县的这支山地步兵营编制500,多为云南人。 该营自从江宁紫金山战役亮相后,被调令驻扎仙霞关,长期默默无闻。 平原作战不需要他们。 如今收到陆军部调令,该营千里迢迢调至湘西,欲一展身手。 …… 林淮生对着地图苦思冥想。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凤凰城。 根据情报,盘踞在凤凰城的湘西武装有1万人,加上周边联军,理论敌人数量最少2万,最多的话~可以是10万。 吴军是外来人,论号召力肯定不如湘西坐地户。 清廷旧官、土司、豪强、土匪都能影响一方,而且他们熟悉地形,熟悉气候,熟悉小路。 这些坐地户一呼百应,湘西汉子从者如云。 曾涤在湘东又烧又抢,臭名昭著。但是在湘西老家的名声好的很。 在这种情况下, 自己指挥每一步行动都必须小心翼翼,稳扎稳打,不能被敌人抓住破绽,尤其是不能丢掉后勤据点。 想到这里, 林淮生又追加了一条命令: 沅陵、泸溪、辰溪、麻阳4枢纽驻军,皆应在城外构筑野战工事。 深壕,矮墙各不低于2道。 还应就地取材,削竹为钉。 防止湘西敌军狗急跳墙,抓住一点突围,用人海战术淹没城池。 …… 漫长的沅江是湘西地区的母亲河,出湘西山区后,流经常德,最终汇入洞庭湖。 它拥有上游支流无数,如辰水、武水、沱江等等~ 出于种种原因, 吴军的湘西会战计划,围绕着沅江展开。 一来,方便运输船队。 二来,不容易迷路。湘西雾多,迷路概率太大。 三来,逐个摧毁沿岸城镇。 说来也好笑, 人类发展了几千年,依旧离不开水。 大型城镇必须近水,毗邻水道。 即使发展到后工业时代,在远离河道的山上或者荒漠建一座城池也属于不可思议的奢侈行为。 水,是生命之源。 火,是文明之源。 离开水和火的生活,简直不敢想。 …… 沅江下游,距离沅陵县城100多里外的一处河畔平地——瓦窑坪。 村子萧条死寂。 人都跑了~ 一支从桃源县出发的船队在此停泊,船仓遮盖油纸布,押送士兵和船夫纤夫们三五成群生火做饭。 为了安抚这些可怜的苦力,吴军给他们提供了每日定量的烈酒和烟草。 效果特好。 民夫们抵触心明显减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