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北方惶恐不安,所有人的脑海里都冒出了一个词: 北伐! 然而,第 2军团却在亳州、宿州一带停下了脚步,开始修筑工事、囤积粮草。 清军在黄河沿线布防,修筑棱堡。 双方进入对峙。 中间的数十里区域成为了无人带。百姓纷纷逃离,躲避兵灾。 …… 燕京城,气氛紧张。 紫禁城内, 永琰在朝会上愤怒地喊出了: “富察氏乃大清罪人。” 大臣们吓的纷纷下跪不敢吭声。 乾隆脸色铁青,攥紧拳头,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心中狂呼: 逆子,逆子。 然而永琰却站在自己面前,面对群臣高呼: “福长安胆大包天,竟敢私自放弃苏皖 6府 2州。朝廷痛失大片领土,其罪当诛。” “富察氏枉顾圣恩也应一体追究。” …… 于敏中颤巍巍出列: “臣赞同。” 工部尚书、三法司主官也出列表示赞同。 兵部尚书何国宗沉默不语~ 和珅欲言又止。 永琰环视众人,高声道: “本宫请皇上圣旨诛杀福长安,新任一位前线将帅总领苏、皖、豫三省兵事,挽狂澜于既倒。” “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殿内,大臣们齐刷刷跪倒一片,大声附和。 “太子圣明。” 永琰回头,蹲到乾隆旁边,言辞恳切: “皇阿玛,您老人家觉得呢?” …… 乾隆脚趾吃痛,很想狂呼: “逆子,你踩着朕的脚趾了。朕拔不出来啊。” 然而, 一脸真诚的永琰浑然不觉,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脚尖。 轻声道: “皇阿玛,望着前线节节败退,儿子心如刀绞,大清 130年的基业绝不能毁于我们父子之手。您难道就不痛心吗?” 说着,大颗眼泪从眼角滚落。 乾隆痛的直吸凉气,哆嗦问道: “你想怎样?” “儿臣斗胆想重整整朝纲,罢黜庸臣,提拔干臣,挽救大清。” “好,好。都依你。” …… 永琰这才挪开靴子,回头望着群臣: “诸位,皇阿玛年迈体衰,本宫年轻,不懂事,日后朝政还要多多仰仗诸位。” 大臣们乱糟糟答道: “但凭太子吩咐。” 永琰大手一挥: “散朝吧。” 乾隆起身时一个踉跄,趴在了地毯上,只觉脚趾剧烈疼痛。 总管太监秦驷高呼: “快,传太医。” 养心殿东暖阁内, 皇帝的大脚趾青紫淤血肿的老大,还伴随骨折。 所有人一头黑线。这是什么情况? 太医低头包扎敷药,不敢多问是哪个天杀的在金銮殿上踩爆了皇帝的脚趾。 …… 当晚,年方 16的淑答应又哭哭啼啼的来到养心殿。 一进来就跪地痛哭: “皇上,太、太子他摸臣妾。” “逆子,逆子。”乾隆努力支撑着想爬起来,然而眼前一切都在旋转。 过了好一会,他冷静下来望着眼前那一碗满满的汤药,唉声叹气, 轻声喊道: “秦驷。” “奴才在。” “赐死淑答应。传旨,昭告所有在京王公大臣、八旗贵胄,朕突发脚疾,甚重,无法理政。皇十五子永琰忠良敦厚,人品高洁,择吉日继位为帝。” “皇上,您怎么办?” “朕去做太上皇。” 秦驷扑通跪下,嚎啕大哭。 16岁的淑答应也哭的不能自已。早知道是这个下场,还不如当场就从了年轻的太子爷。老棺材瓤子果然靠不住。 …… 四九城内。 新皇登基,老皇上成为太上皇的消息不胫而走。 所有人都感慨属于乾隆爷的时代结束了。南方失利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人人皆知。 裕泰茶馆内, 一群旗人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云南和福建都丢了。” “这么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