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清军重兵前置准备在辽阳决战。这对于施令洋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坏消息。 扎营后, 他举着油灯趴在地图上反复查看,眉毛拧成一团。 …… 帐门突然被掀开,一群军官、参谋走进来。 “拜见靖海侯。” “诸位弟兄不必多礼,都来帮本侯瞧瞧,这仗该怎么打?” 卫兵增加了 4盏蜡烛。 手腕粗的蜡烛是这个时代照明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诸位请看,辽阳城在我们的东北方向,距离百里。” “有投奔之包衣带来一消息,说辽阳内外全是骑兵,盛京将军也在辽阳。” “这情报准确吗?” “本侯已派出斥候确认,但想来七成是真的。” 见众人面露狐疑,施令洋又解释道: “盛京将军弘响是清廷宗室,他承担不起祖陵有损的后果,所以他宁愿在辽阳放开手脚和我们打。” …… “诸位,本侯想问你们。打辽阳,有胜算吗?” 现场的海军军官明显不熟陆战,纷纷将目光投向仅有的几名陆军军官。 旅顺那一战,陆军准尉以上军官伤亡过大半,残余者无几。 一名陆军少尉,低声道: “如若此情报为真,下官认为辽阳之战胜算不足 3成,辽东军团那帮兵很难不在清军骑兵的冲击下溃散。” 施令洋点头。 如果被银子和鲜血激励起来的乌合之众都能打正规野战,明末就不会败了。 帐内气氛陡然压抑。 所有人苦思冥想。 施令洋主动打破沉默: “本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辽阳,咱不要了,干脆直扑盛京。反正咱们是孤军,没有粮道,没有后路。” …… 气氛顿时活跃。 海军军官还在纠结,陆军军官高呼当依此计。 从他们截然不同的表现就可以看出陆海军的思维差别。 海军强调稳! 陆军喜欢搏! 帐内众人的表现,也落在了施令洋眼中。 他猛然间意识到吴皇对自己网开一面,并加以重用的原因了,因为帝国海军的战争经验太浅,需要施家旧部加入~ 就好比那些红毛、黄毛归化水手,一个道理。 天赐良机。 展现忠诚和能力,施家在新朝封公也不是没可能。 …… “侯爷,直扑盛京吧?” 施令洋这才从失神回到现实,环视众人,缓缓开口: “谁赞成?谁反对?” “谨遵侯爷军令。” 见达成了集体意见,就没啥好说的了。速速将命令传达到各部军官,同时着手做渡河准备。 一,搜集木料,明日在辽河搭建浮桥! 二,尽可能粮草加工成干粮,分发给士兵随身携带! 三,丢弃粗笨辎重,尽量轻装。 次日中午, 之前派出去的 3路斥候一路都没有回来。 …… 旱季辽河,水位不高,流速不快。 和去年的恐怖寒冬不同,今年的冬天只是正常气温,河面并未结冰! 众人默默渡河,踏上了辽河西岸。 直到数日之后,辽阳才得知吴军改道的消息。 夜晚,刚睡下的弘响被惊醒。 一名戈什哈拍着窗户,焦急呼喊: “主子,吴军没来辽阳,他们跑了。” 静谧的夜晚被急促的马蹄声惊醒。 各路官佐纷纷赶至衙门,试图接受一个震撼的消息——吴军不按套路来,可能要去搞盛京。 …… “将军,出动骑兵追杀吧。” “将军,得慎重啊。各部人马刚刚赶至辽阳,此刻多是人困马乏,尚需休整。” “不如多派斥候,弄清楚真实动向吧,吴军说不定是掉头跑了呢。” 众人各自发表观点。 在卫星、航空侦查成熟以前,战争迷雾很难解开。 大多数时间是瞎子打盲人,运气尤其重要。 全靠斥候探路,窥视一斑,然后汇报上去,主帅结合自己的经验、魄力、当前局势,大胆加以推断。 主帅一拍桌子: “这是一头斑马。” 然后全军出击,兴冲冲赶过去,发现是一头得了皮肤病的狮子。 …… 施令洋没有千里眼,他也不是诸葛孔明。 但是他认准一点,冲着皇陵去! 皇陵就是敌人的圣城! 对手弘响要顾虑的太多,既要保住重要城池,又要保住皇陵,还要击败吴军。 什么都要,最终结果就是什么都保不住。 坚壁清野? 不可能的。 辽北和辽南的情况不一样,在盛京周边搞坚壁清野?你还不如宣称自己已经投吴了。 …… 此时, 辽东军团集体狂奔,撒丫子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