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杀!与其提心吊胆,不如直接杀了干净。深入敌境,危机重重,容不得一丝侥幸。先答应了,等他们出堡弃械后再杀。” 2刻钟后,长滩屯旗丁男女老幼 200多号人走出屯堡,跪地投降。 施令洋右手下压。 数百名刚收拢的新附包衣举着刀矛冲上去,须臾之间,留下一地尸体。 投名状~ 妥了。 又得了上百头大牲口,机动力保持。 …… 如此高强度行军,人吃不消,整个队伍的速度明显变缓。 施侯旧部得了授意,纵马狂奔, 高呼: “弟兄们,盛京不远了。打盛京,掘皇陵,人人发大财。” “快啊,别磨蹭了。” “皇陵里面金山银海,要啥有啥。” “随便抓一把,就够你们吃几辈子。” 一呼百应! 士气瞬间翻倍。 尤其是那些新附包衣,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竟有这等好事?刚加入队伍,就发金子,赶上好时节了。 必须卖命,狠狠的卖命。 …… 盛京郊外的皇陵有多处,其中又以东陵最为出名。 东陵——乃是顺治、康熙两位帝王以及多位妃嫔的身后安葬地,这十几年,年年征发劳役,在修乾隆爷的墓。 所以,辽东半岛的百姓是真的知道东陵。 一剂猛药刺激,激励效果拉满。 原本疲惫不堪的步兵陡然间满血复活,跑出了不输给龙骑兵的速度。 为了发财,所有人都在自觉的给自己加强度。 互相鼓励着: “加油,去盛京,发大财。” 施令洋勒马,望着亢奋的人群,眉头的担忧久久无法释怀。 心里默念着: “此行如履薄冰,我能走到对岸吗?” …… 大军深入辽北,危险也越来越近。 施令洋洒出手里所有骑兵,往北、往西、往南三面,提供预警,防止遭遇突袭。 经历了和袁常在的那一仗,他更深入的看清了乌合之众的战斗力。 不堪野战。 自己的处境很危险。 到了吃饭时间,乌合之众们已无需号令。 自己就知道破村。 嗷嗷的杀进去,扒开粮仓、踹开牲畜栏,有什么吃什么,主打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村寨少有壮丁,旗丁们都在辽阳。 留下的多是妇孺老弱,来不及逃的就被包衣们杀的人头滚滚。 奴隶是这样的,一旦翻了身,他可太知道怎么对付曾经的主子。 佝偻的腰,挺的笔直。 怯懦的眼睛,喷出残忍。 …… 辽阳城,人嘶马叫。 盛京将军弘响和麾下将官经历了 2日的纠结、争论,又得了宁远知州袁常在的情报,终于确定吴军真的去偷袭盛京了。 大呼阴毒。 没得选了, 7000多骑兵浩浩荡荡开出辽阳,北上追击。 过了河,所有人就很愤怒。一路尸体、废墟,吴军的路线是如此清晰。 少数躲过一劫的旗人见到自己的大军,又是一阵恸哭,痛诉吴军暴行。 弘响咬牙切齿,下令继续追赶。 昭告全军,务必要把这股敌人全歼,筑起京观,拿他们的血祭奠祖先之地。 …… 一方追,一方跑。 施令洋的危机感很强烈,他死命催促辽东军团加速、再加速。 目标——清东陵。 队伍还在滚雪球,沿途,不断有辽北包衣加入。有自愿加入的,有攻破庄子后被迫裹挟加入的。 此处,距离盛京已不远。 这帮人自带干粮,还认识路。 听说要去东陵,更加积极。 大军一度雄壮的无以复加,烟尘滚滚。 不过, 施令洋眼睛布满血丝,整个人狂躁不安。他已连续 2天失眠。 2000吴军也没好到哪儿去,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担忧”。 玩命啊。 冒险啊。 刺激啊。 无补给无后援,一帮乌合之众在敌境腹地一路狂奔,靠抢劫维持士气,靠抢劫维持口粮,这是什么样的疯癫行为? …… 一参谋骑马而来,找上施令洋,低声询问: “施侯,我们有多少粮食?” “不知道。” “那,您麾下现在到底有多少人?” “不知道!不知道!” 狂躁的施令洋,站在马镫上狂躁的挥舞着双臂: “乱了,全踏马乱套了。” “你自己看,这队伍不知哪儿是头,哪儿是尾~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建制全跑乱了。就在刚才,我居然发现有个八旗小崽子骑着马,把咱们当成了自己人,跟着咱们跑了半天。” “你慌吗?” “我告诉你,本侯!和你一样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