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吴中四杰之一的太常寺丞张羽,在流放岭南的途中,半道召还。张羽自知难逃一劫,直接投水自尽。 吴中四杰的最后一人,官居河南左布政使的徐贲,在洪武十一年,因大军过境时犒赏失时下狱。 在两年后的洪武十三年,朝廷以“犒赏不周”的罪名处死了徐贲。 然后又是有大明第一文臣,天下第一文人之称的宋濂因孙子牵涉胡惟庸案遭到流放。 宋濂在流放茂州,途径夔州之时“病故”。 要知道宋濂可是太子的老师,皇帝身边的第一大秘书。 就连著名的《喻中原檄》都是宋濂起草的,那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直到五百多年之后,仍然激励着亿万人心。 有马皇后和太子为他求情,宋濂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一劫。 刘伯温作为当世文坛唯一领袖,泰山北斗一样的人物。要说他跟江南士人私下里没有半点联系,朱樉觉得鬼都不信。 朱樉轻声一笑,“呵,这首《前溪曲》。如果是只看它的字面意思,确实是平平无奇。” “但是这首诗好巧不巧是在我父皇下旨让太子彻查的空印案的一个月前创作的,你说这首诗出现的时机是不是太巧合了一点?” 听到秦王质问,刘璟内心纠结了好一阵,最终还是开了口。 “既然大王有意要问,那臣也不再好在做隐瞒了。” “其实正如大王预料的一样,家父的诗确实是写给一位故人的。” 刘璟看了一眼周围,那眼神不言而喻,似乎在说这里人多眼杂,要是传出去就不好了。 对于刘璟的顾虑,朱樉哈哈大笑道:“不必在意,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兄弟。他们不会出去胡说八道的。” 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兄弟,让在场的梅花卫众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倍感信任,无一不是感到心里热烘烘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