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 章 他还敢猜?真当自己是文曲星下凡,无所不能吗?-《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1/3)页

    林平安微微一笑,看向众人,朗声道:“既有蓄水之池,四周起廓为城,此非有城有池?”

    他这一问,顿时让不少书生下意识地点头,仔细一想,砚台的构造,可不就是微缩的城池与护城河么?

    不等崔星河反驳,林平安紧接着道:“此城此池之中,唯有翰墨书香,不见刀光剑影,铁马金戈,这,岂不正是无兵无将?”

    “这……”崔星河一时语塞。

    这比喻,虽出人意料,却莫名地贴切!

    林平安看向花灯铺老板:“老板,可否借一方砚台,一支毛笔一用?”

    老板早已被林平安的才思折服,连忙点头,从摊位下面取出一方普通的石砚和一支毛笔奉上。

    林平安接过毛笔,将其横着放置在空无一物的砚台之上,然后指向这支笔,对众人解释道。

    “诸位请看,这笔杆为体,是为“舟”,这笔毫披散,是为“帆”。”

    “此“舟”此“帆”,可在文章瀚海之中纵横驰骋,描绘万里江山,却从不沾染半分江湖之水,这,难道不是“有舟有帆,却不行水上”的绝妙写照?”

    “妙啊!” 人群中已有反应快的人忍不住低呼出声。

    这比喻,由形入神,将静态的文房用具赋予了动态的意境,堪称神来之笔!

    林平安放下毛笔,伸手轻轻敲了敲那方看似平凡无奇的石砚。

    “再看这小小一方砚台,其中墨汁虽少,却足以书写千古文章,绘就万里河山,包罗世间万象,演绎悲欢离合。这,难道还算不上“能纳乾坤于方寸”?”

    最后,他声音陡然拔高,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至于最后一句——不动干戈定四方!”

    “崔公子,以及诸位,”他环视全场,目光灼灼。

    “自古至今,岂止刀枪剑戟能够安定国家?一篇《谏逐客书》可安强秦之心,半部《论语》能定天下教化!”

    “无数文人墨客,正是凭借这砚中之墨,写就经世致用的篇章,定下安邦定国的良策,使文明传承,使万民归心,使四海宾服,奠定这煌煌盛世之基!”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武力征伐的——不动干戈而定四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