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明明如姝》
            
            
            
                
    第(2/3)页
    跟在陆管事身后的那位先生像是松了口气似的,神色和熙起来,对明姝道:“旁的书坊也没我们书坊影响大,这是很好的一桩买卖了。”
    明姝只做出了然的神色,略感激地对他作了揖。
    既然陆管事答应了,便剩下那先生与明姝敲定了价格,又说好以后每月送三幅过来,明姝这才离开。
    ……
    坊间都流传着宜阳公主珍珠妆面何等倾国,至于解佩换扇,更是使人人讨论。
    山楂巷子口往里数三户,就是个两开的小院子。等闲一瞧,就能看到屋顶瑟瑟枯草,只叫人以为没人住。
    刘七娘端着粗瓷大碗走过去,哐哐哐地敲了敲门,扯着嗓子喊道:“柳娘子,我家新蒸了馒头,给你送几个尝尝!”
    过了会,才咯吱一声,门被拉开了。露出一张枯黄干瘪的妇人脸来,燕窝深深凹陷下去,使颧骨高得吓人。
    刘七娘也被骇得一跳,忍不住喋喋道:“你这是又病了?可买了药吃?啊呀,你这一个人日子也过得忒冷清了些,饭也得按时吃啊……”
    妇人头上裹着蓝布巾子,只鬓侧漏出几缕散发,看得出来年纪最多四十余岁。
    勉强笑了笑,道:“多谢嫂子。”
    像是想了想,才道:“进来坐坐?”
    刘七娘下意识道:“成!”
    话音一落,才有些迟疑。但是她性子爽利,眉眼一弯便笑出来,“正好陪你唠嗑唠嗑。”
    小院里长满荒草,腊月底的日子,早枯败得一派萧瑟。两人坐在院中,刘七娘一抬头,就能看见里面的索然与破败。
    “我前些日子听见里正家的赵娘子说,宝华楼正招人糊锦盒呢,你要么去做做?”刘七娘看着柳娘子瘦成一把骨头的样子,好心道。
    又知道面前的女子早年怕是过得富足,大抵不肯做这些零碎活,又劝道:“虽说工钱不多,又要日日往那边赶,可好歹能糊口。”
    面前这位,靠着帮街坊邻居写写信,也实在是饥一顿饱一顿,平日里都靠她帮衬。
    柳娘子像是有些不乐意,一皱眉,再抬起脸又笑得礼貌,“多谢,我明日便去问问。”
    见她听进去了,刘七娘便不再担心,闲谈道:“那宝华楼可真是个顶富贵的人才进得的地儿,就连公主要买里头的东西,也得拿别的珍宝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