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罗斯人的制度和阶级-《1451之争雄欧陆》


    第(2/3)页

    第四等叫霍尔顿。是罗斯语中的奴隶,此奴隶是完全的奴隶,行走的商品。故而这一层其实是非常少的。真正的第四等是农夫,现在的农奴。他们有一定的自由,却失去了离开老家的能力。并且在数十年后越发的失去自由,最后彻底沦为耕种的奴隶。

    现在在前面被砍头的就是波雅尔。一群敢于反抗的波雅尔。

    地图上看到的总归是太少,书上看到的总归是驳杂。

    而只有真实看到了,才会感觉,哇,原来杰斯纳河这么长。

    杰斯纳河是第聂伯河的一大直流,流经布良斯克,谢韦尔斯基,切尔尼戈夫。它正好是东北往西南流的。

    故而秦苍走的很轻松。东西都放在穿上,人在岸边拉着船走便可以了。十月初出发,切尔尼戈夫还没有任何抵抗就落败投降。

    平斯克大公叫什么秦苍都没有记住。因为丫早早的带着人渡河往西边的老巢跑了。

    切尔尼戈夫是木头城墙。这个时代的木头城墙在新出厂的八磅炮面前完全就是废物,疯狂的实心铁弹把城墙连人带墙一体炸翻,更不要说秦苍一直让大铁监研究的空心弹和开花弹了。

    火炮之下,焉有完卵?

    半个切尔尼戈夫城都陷入了冲天的烟火之中。而硬骨头的一批波雅尔穿着他们古老的鳞甲,盯着覆面盔一起杀了出来。而后陆军推着两磅炮向前,霰弹装填,发射!

    顷刻之间,阵前一片血肉模糊!飞舞的铅弹几乎贯穿了大部分人的肉体!脸被打烂、肚子被打穿,肠子飞舞,短腿无数。这就是热兵器时代的战争。

    在所有的注目下,斯拉夫人组成的还乡团抄起了刀子。他们的任务就是杀掉所有敢跟恐怖大汗搞事的渣渣。

    “大汗万岁!”他们这样喊。并且是汉语。

    金山县作为全国的斯拉夫人聚集地,很是有一批尊奉秦苍政策的死忠。乡校政策、自治政策、民间自由、流动自由、不收苛捐杂税.......种种事情被文人们包装的非常漂亮,而民众们也看到了实惠。

    几乎所有的还乡团成员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斯拉夫人名,一个是汉人名。不久前,金山县县衙还专门组织文人出版了斯拉夫人姓氏转汉姓对照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