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写诗很头疼-《越长安》
第(2/3)页
此时的周卓坐在书桌旁还在苦思冥想着。
“我该写什么样的诗歌呢?是描写天气的,描写景物的,还是写自己当下心情的诗歌呢。”直到现在,周卓还没有理清楚自己到底要写哪一类诗歌。
在周卓看来写天气的诗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最好的。
就算是把头想破了他也想不出这么美的诗句来。
至于写景物的诗歌,在周卓看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的最好。这两句话诗对他来说至少可以背一辈子。
至于写心情的诗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已经把所有的烦心事都说完了。到他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古代人呐,你们咋就这么聪明呢,把所有的诗歌都写完了,让我写什么呢?”周卓真的很心烦呐。
“棒棒棒。”这一次敲门声明显要比上一次温和多了,也清楚的多了。
“谁呀?”周卓不仅问道。
“我是丫环小翠,天黑了,我给公子掌灯。”丫鬟小翠在门外说道。
周卓抬眼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已经黑了。时光如白驹过隙,说没就没了。
天已经黑了,周卓根本不具备黑夜里奋笔疾书的本领,也没有猫那样视黑夜如白昼的本事。不点灯写诗就更难了。
于是说道:“你进来吧!”
丫鬟小翠掌着灯来到周卓的屋子里,“公子,这满地的稿纸让我来给你收拾一下吧!”
虽然没有写出诗歌,但地上的稿纸扔了不少。
望着遍地的废纸,周卓只好说道:“你随便收拾一下就出去,我正烦着呢!”
丫鬟小翠点点头开始收拾地上的废纸。
地上的稿纸收拾完了,灯也点上了,但能不能写出诗歌来,这个真的很难说。
熬了整整大半夜,周卓总算是写出了两句话来,自言自语的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远看一棵树,近看两个叉。春来发绿芽,冬天掉落叶。”
反复吟诵,越发喜欢。
“白居易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不过如此!跟我这首诗的意境差不多。”
现在的他有些洋洋得意了,感到自己的诗歌水平简直就是大唐的最高水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