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山丘-《下山上山》


    第(2/3)页

    闷声传来,锋利的长刀没有以刀尖入地,仅仅靠着男子一脚带出的些许内力,就用那看着根本就杀不了人的刀柄,撞入地面,足足半个小臂长的刀柄,尽.根没入,不偏不倚地砸在提枪男子手中那杆银白色长枪的下一个落地点,冒着寒光的刀尖,正好处在男子胸口前,半寸。

    男子看着低头看着刀尖,将即将迈出的那一步收回,银枪向后撤去半步,抬头问道:“只到这里?”

    山上面无表情的男子,没有回话,也没有点头,冷冷地看着山腰的那处,身旁坐着的那敏全神贯注的男子,却开口说道:“能让你走到这里已经不错了,再往前半步,就不是我们说了算了。”鼾声逐渐转小。

    山腰处的男子点了点头,手中微微发力,那杆纯银色的长枪,竟瞬间入地,直直长枪的三分之一处,才堪堪停下,斜靠在枪身上,说道:“我还以为就你安兴回来,没想到连元江都到了,我是应该谢谢哪位?”

    安兴没有停下手中擦刀的动作,笑眯眯地说道:“我你就不用谢了,若不是我想看看将来你到底是野狗还是白狼,我现在还在北洲喝着花酒呢,我来这里,不过是个桥板,不过这桥可走不了人,说话倒是还可以的。”

    元家的元江,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名年纪不过不到三十的年轻男子,除了是元家的长子之外,也是与白羽轻骑齐名的小刀骑副将,虽说是副将,但这些年,元小彪从有了元苗之后,便不大再去军中,小刀骑的一切军务,基本上都是元江在主持,再加上当年北齐一战,小刀骑在北地的风头,便与白羽轻骑不相上下,北地人都说,白羽在前,小刀在后,纵使百万骑,不过须弥间,说的就是白羽轻骑的陷阵和小刀骑的穿插。

    而那名擦刀的,名叫安兴的男子,所在的安家,却不同于元家,若说两家的高低上,元家在北地人中,应当是比安家高出许多的,但若是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百官之中,安家却是比元家高出不止一筹,安家当年的家主安心,并不是与李廷一道从东海冲出的,而是出身当年的大楚,世人很少有人知道当年李家大军的军帐之中,有陈士这么一位书生在,却都知道有安心这么位军师坐镇,但若是一位安心也是个读书人,那便错了,李家刀的刀法前身,都是出自安家的刀谱,安心在当年可谓是文武双全,连赵靖都笑话过李廷,说:“你从大楚捡了这么一位军师,可比你从南林拐了一个好媳妇儿还来得幸运。”

    韩煜更是直言不讳地说过“若是没有李廷指头座山猛虎,安心安将军得六洲,都不过分”的话,可见安家在皇家的地位,而大炎建朝之后,赵靖也亲自开口问过李廷,想让安心坐镇南林,也封他一个王位,李廷还未点头,陈士却接连三书,并无说为何,却都是极力劝阻李廷不许答应赵靖,说什么也不能放安家去南林就藩,连李廷都一时摸不着头脑,只能去问问安心的意思,谁知安心只是一句:“我都听先生的。”随后安心便与李廷入北地,朝廷也没在开口说封王之事。

    安心在李家大骑之中,并没有掌管着一方军务,每逢大战,都是陈士亲自从各个大营之中,抽调出人马,交于他手中,战后,不管是剩下多少,还是拿下多少,安心都是通通交还给陈士,可这么一个领着杂牌军的将军,偏偏无论是陈士给他多少人,都能压得住李家的那些刺头儿,带着这些临时组成的大军,从大楚出来之后,便从未打过败仗,连惨胜都是寥寥无几,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大胜而归。

    也正是如此,李家大骑,除了那队由武王亲自管辖的白羽轻骑,和元小彪的小刀骑之外,都对安家心存敬意,也心服口服,所以安家虽然在北地无一兵一卒攥在手里,但却能稳稳坐上武王之下第二的位子。

    而安兴作为安家的长子,及冠之前,一直在安家家门之中,从来不曾出门,也从来不怎么见人,外界除了当年安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之外,对于这位公子如何,却是一概不知,直到安兴及冠之后除了安家大门的种种作为,外界才知道这么一位在安府内足足待了二十年的安大少爷,只能用几个词来形容。

    不学无术,纨绔高粱。

    北地人都知道,若是要见李小王爷,除了在北洲城能见到之外,别的地方,你还真的很难见着,但若是这位安大少爷,只要顺着那些勾栏青楼,一处处地寻去,总能见着他,据说北洲的那些叫得上名号的青楼,每一间都有一处上等的厢房,是这位安大公子的专用留宿之处,那些老鸨妈妈们,只要一瞧见安兴出现,个个脸上都笑得跟花一样,因为这位小爷,除了出手阔绰之外,每次一找姑娘,都是那些门客清冷,大半旬不曾有人光顾的姑娘,北地人都觉得这位小爷,许是在家中被闷坏了,没见过世面,简直就是一股冤大头的模样,可安兴依旧是我行我素,每天不是在酒桌上,就是在床榻上,从没消停过,旁人无不感叹,安将军有这么个儿子,安家将来恐怕是后继无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