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逍遥剑阵展神威,城下之盟暂苟安-《无情逍遥剑》


    第(2/3)页

    日间无事,真宗皇帝率众前去巡城,契丹兵众正在列队叫阵。只见万军之中,立着一杆大旗,旗子呼啦啦地随风飘动,上面大书“顺国王”三个大字,极是惹眼。在旌旗的掩映之下,一位辽将,威风凛凛,骑着高头大马来回走动,不时地指指点点,似乎十分自信。他的神情极是高傲,全不把宋军放在眼里,他向着城墙越走越近。

    原来,此将正是“顺国王”萧挞凛。他勇武过人,颇有智计,部下皆是契丹精兵。萧挞凛是较早建议伐宋的将领之一,而且他精通天文,战绩卓著。他曾逼迫抗辽名将杨业绝食而死,王继忠亦是被他所俘获,他杀戮的汉人百姓更是不计其数。此番,萧挞凛所部又是契丹南侵的主力,作为先锋官,他根本不把宋军放在眼里。

    宋军将士见了他这番趾高气扬的模样,有哪个不是义愤填膺,恨得众人咬牙切齿,却不能出城一战。萧挞凛如此嚣张,径到两军阵前耀武扬威,也是命数使然。此时,宋军中,有一名威虎军头张瑰正守在床子弩边,他见萧挞凛愈走愈近,他眯缝着眼睛瞄了一番,试了几试,终是没有信心。这一幕恰好被张笑川瞅到了,张笑川不由分说走到了跟前,拨动了机牙,“嗖”的一声响,萧挞凛应声落马。宋军将士见了,那个解气,欢呼不止。几十名契丹将士,急忙抢上来把萧挞凛抬了回去,只见箭头射中了萧挞凛前额,入肉很深。

    这床子弩很少用于实战,是以那张瑰颇为犹豫,一经发射,想不到这床子弩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当时,宋军中有一种神臂弓,素以强力闻名,有效射程不过一百二十步。而这床子弩,当初试射之时,竟能达到七百多步,其威力可想而知。既然这弩箭射在了头上,萧挞凛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当晚他便一命呜呼哀哉。契丹兵众士气一落千丈,辽圣宗与萧太后却心存幻想,岂肯轻言罢兵。

    抗辽名将杨延昭带兵深入辽境,攻克多座城池,俘获颇多。他率军一再袭扰契丹后方,给辽军以很大的威胁。他向真宗皇帝上书言道,“契丹兵众倾巢而出,屯驻澶州,距辽界千里之遥。辽兵久战不利,兵马皆已疲弊。辽兵虽众,实不足惧。况且契丹军中多为骑兵,请陛下命令诸军,各守要道,必可一灭辽军,即使是易、幽二州,袭取亦易。”杨延昭久处抗辽前线,与辽兵接仗颇多,经验极其丰富。真宗皇帝见宋军主力迟迟不到,自保尚忧不足,哪里有心他顾。杨延昭的奏书便被压了下来,奇谋妙计终不为所用。

    澶州城久攻不克,却又损折了最得力的干将,辽圣宗与萧太后又急又怒,换了统兵之将,催动士卒频频攻城,却徒有损耗,莫可奈何,每日里安排士卒于阵前喝骂叫阵,欲激怒宋军决一死战。

    李继隆见了辽兵情状,恼恨不已,又探得萧挞凛已经被射杀,胸中豪气顿时暴涨,便向真宗皇帝请命出战。李继隆向真宗皇帝言道,“辽将萧挞凛向为契丹军中柱石,今已被张将军射杀,契丹兵众士气大挫,每日里阵前叫嚣,也不过是虚张声势。若一战破敌,必能令敌人闻风丧胆,我军必能所向披靡,请陛下俯允!”真宗皇帝只求自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盼得澶州城不破,援兵一到,契丹兵众即行惧退,哪还敢出城搦战。但他也不想让将士太过气馁,便向寇准等人问计。寇准、高琼等人一力赞成出战,对李继隆很是推重。真宗皇帝却是心惊胆寒,不能蹙允。

    这时,张笑川也向真宗皇帝请命道,“陛下,请让我与李将军同去,一试破敌之法!”“这。。。。。”真宗皇帝颇为踌躇,迟疑地说道,“这破敌之法是否灵验尚不得而知,一旦两军冲突起来,这城门能否守得住!”“皇上请放心,一旦事有不济,请立即下令关闭城门,不必以我等为忧!”张笑川慷慨陈情,李继隆也慨然称是,真宗皇帝才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李继隆当即拨了五千军马,张笑川与众僧亦穿了轻甲,披挂上阵。宋军开了北门,张笑川一马当先,亲率一百名寺僧,出城列阵。一百名寺僧,五人一组,一字排开,立定了身子,严阵以待。李继隆催动五千军马,紧随其后。

    契丹兵众见宋军开了城门,以为叫阵成功,欢呼雀跃不已,辽军将官先是惊讶,后是惊喜,不等宋军列阵完毕,便麾动士卒开始冲锋。

    契丹军中,前面清一色的“铁浮图”,军马雄健异常,全身披了重甲,马上骑士更是全副武装,身着重甲,威武雄壮,一个个似铁塔一般,端坐马上,稳如泰山,端着器械,尘烟滚滚,疾驰而至,如乌云压顶,瞬间到了跟前。眼见大兵压境,张笑川与一百僧众,神色如常,毫不慌乱,手中持定了宝剑,凝神以待。契丹兵众到了跟前,正要舞动器械伤人。张笑川一声号令,少林寺僧发一声怒吼,齐齐发动,他们舞动宝剑。只听,“嘭嘭”之声,顿时大作,时而如击败革,时而如击巨石,又时而如击棉絮,时而如雷霆暴怒,铠甲片片碎裂,铁片纷飞,马翻人仰。马嘶声,哀嚎声,响成一片。辽军将官见了此情此景,顿时目瞪口呆,惊惧不已。饶是他们久经战阵,何曾见过如此惨烈的场面。那将官欲喝令撤兵,许多坐骑与士卒早已惊惧地掉头回奔。人马杂踏,慌乱不堪。李继隆更麾动士兵,一阵猛追,契丹兵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人马互相践踏,伤亡甚众,大败亏输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