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死去无知万事空(五)-《大明皇弟》
第(2/3)页
其后数年无事,日月星辰地角天涯无往不神驰。时间很快到了万历四十年(1614),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了天下。七十六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突然宣布退位,由二十三岁的皇太孙朱由校正式继位,身体羸弱的皇太子朱常洛终究没有熬过万历,十年前就一命呜呼。
这些年万历皇帝也时常感到精力不济,在征求了已经116岁的老齐王朱厚炜的意见后,朱翊钧终于下定了决心,为了大明帝国的长治久安,他决定开启大明历史上禅让的先例,让年轻人早一点顶上来,早日完成帝国的传承。
一六一五年元旦,万历皇帝向朱由校正式移交皇位,改万历年号为天启。至于原时空那位崇祯皇帝朱由检目前被封为信王,被派遣到新西兰担任总督。完成权利交接仪式以后,朱翊钧携恭妃王氏、淑妃郑氏前往天津,登上大明皇帝号邮轮前往夏威夷去陪伴齐老王爷朱厚炜,从此,再也没有返回大明。因此,后来夏威夷岛也被人戏称为“皇家养老院”。
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后,任命五十二岁孙承宗为新的内阁总理重新组阁。这位由武转文的中将也开启了一个先例,那就是武将可以在放弃军中职务以后,进入文官的行列。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地方执政的经验。
比如说孙承宗本身就是万历二十五年(1599)的进士第二名,曾授翰林院编修,而后转拜中允,可以算得上是文武全才,这也让那些武将看到了希望。过去,大部分的武将退休以后,只能够担任上院的议员。如今这年代,那些武将哪个不是军事学院的高材生,文化程度不会比那些科班出身的文官低,而且很多人的执政水平加上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的有魄力,执行能力更强。
譬如像如今的铁道部官员大部分都是军队出身的武官,这些年,全国铁路网已经完成了八万多公里的铁路建设,初步实现了所有的大城市都通火车,大大改善了国内的交通和物流环境,这些都跟前任军人出生的官员工作更有效率脱不开关系。而朱由校从小就跟在老齐王身边学习,十九岁时还参与了安南平叛,亲自上了战场。
因此,天启皇帝对军人有天生的好感,很多重要的岗位启用了一些转业军人。时代不同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如今”军人不干政、军人只听皇帝的命令”这个信条在大明军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大明军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因此并没有在大明朝堂引起多大的反响,反而导致那些科班出身的文官不得不审视一下自身的差距,改变工作作风,开始迎头赶上。
孙承宗担任总理以后不久,就迎来了他的第一次考验。尼泊尔的廓尔喀由须弥山南入寇后藏,这不同于安南叛乱,那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毕竟火车才通到了拉萨,而且那里是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执行朝廷的民族政策。孙承宗遍观文武百官,向皇帝推荐了蒙古族的将领麻贵挂帅领兵,同时推荐老臣叶梦熊担任招抚使,先剿后抚平定后藏,朱由校欣然一一照准。
麻贵抽调原来统属宁夏部队,以六万大军由青海抵后藏,翌年四月首战,连败廓尔喀屯界之兵,收复后藏失地,六月全线大举反攻,此役,二十一岁的卢象升少校率领先遣队长驱直入尼泊尔境内,一路所向披靡。麻贵大军后继。尼泊尔前线将领还痴心一片,还苦苦等着后方大军来援。
但明军攻势如潮,加上招抚使李梦熊跟在后面招降纳叛,收编了很多尼泊尔境内各部落。在这些部落的协助下,明军很快就攻到了加德满都城下,尼泊尔李查维王朝的国王哈努曼众叛亲离,无奈又俯首称臣,并被明军押往大明首都北京请罪。天启皇帝朱由校考虑到当地苦寒之地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过分的为难他,训斥一番后又将哈努曼放回国,哈努曼感激不尽。
从此,尼泊尔成了最忠心耿耿的属国,叶梦熊根据尼泊尔地瘠民穷的实际情况,建议朝廷招募部分当地人从军,尤其是那些英勇好战的廓尔喀人,这样既可以让他们的家庭挣到钱,改善他们的生活,也为朝廷增加了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部队。第九
天启皇帝综合考虑后,同意了叶梦熊的请求。从此以后,廓尔喀人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外籍兵团中的一员,也成为了大明对外征战时的一把利剑。天启二年金秋九月,讨伐尼泊尔的大军返回大明境内,从此西南安定。
……
位于太平洋几乎正中部的夏威夷群岛,是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二级群岛,该群岛呈弧状横贯北回归线,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
16世纪中叶五十年,齐王朱厚炜的二子辽王朱载祺率领大明的军舰在一次航海过程中,被风暴刮到了这里。当时,这里除了几个小小的土著部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因此很快就被大明帝国纳入了版图,并且命名为夏威夷,这些年大量的广西和广东移民涌入到这里,开发这里的土地,主要的产业以种植蔗糖为主。海军也将这里的珍珠港作为沟通两洋的中转站,因此这里发展的很快,已经有了十五万人口。
自从正德皇帝过世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老齐王就特别喜欢呆在这里,似乎特别钟爱这个地方。已故的洪宪皇帝朱载康为了自己的父亲能够在这里安度晚年,表达自己的孝心。让父亲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就命令朝廷的工部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庞大的园林,并被老齐王命名为”圆明园”。因此这里也被称作皇家的度假村。
自以禅让以后,万历皇帝也来到了夏威夷养老。此时朱翊钧还在圆明园双闸北东边门里宝月楼一带独自踟蹰。恭妃和郑淑妃原说过来陪驾,见了一面后,又觉得无聊,便请旨要与恭妃去珍珠港码头附近的妈祖庙进香,现在还未回来。
自从退下来后,万历皇帝心里变得空落落的,近来越来越喜欢独自散步,所有跟侍的侍卫太监都被他撵得远远的不见影儿,只带了怀春思春两个宫女在园中游赏。这里四季如春,虽然是秋天,跟北京的秋天截然不同!
从林子这一带高埠向南看,是密密层层连天蔽日的丛树,到处是移栽过来的桧柏松竹一片片老林,或墨绿或浓绿或浅淡绿色裹在杂树树海中,枫、榆、柿、杨、柳……无尽的落叶乔木被海风吹拂,绛、赭、深红、粉红、金黄……艳色杂陈,微风掠过,只见那树影婆娑、摇曳生姿。
向西透过林海远眺,可以看到湛蓝的秋空下蔚蔚岚气朦胧笼罩下的瓦胡岛上卡哈拉山最高峰的皑皑白雪,这座山真是神奇,从山顶往山下走竟然一年四季分明。圆明园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夏季和秋季的交界处。放眼看去,是翠色的,又带着黛色,有点像新妆少妇的眉宇那般,被造化之神轻轻一抹。树丛中也有不少高台楼阁,但比起远在北京紫禁城的御花园,就少了几分妩媚,也欠着一点峥嵘气势。
这真是个神奇的岛屿!处在这热带地区,竟然能够在一个岛上同时体会到春夏秋冬。怪不得齐老王爷喜欢这里。北边刮过来的风带着海子的潮湿和着西风漫荡飘洒而过,簌簌的,纷纷的树叶像无数彩蝶荡落下来,扬起再落下,不甘寂寞地铺垫在一条一道错落有致的鹅卵石小径上,或草丛上……
走到半山腰,朱翊钧默默踏着已变得坚韧的绒草踱到了园边小渠旁,拣了一块洁净的青石坐下。这里看去却甚是凄清,笔直的堤上秋草已半枯黄,连堤外的花篱也老叶萎谢,寂寞地偶尔翻动着叶片。
这里地势很高,站在崖边,可以眺望到远处蔚蓝色的大海。终年积雪的山顶化作了一弯弯小溪,汇流成渠,潺潺而下,清澈得可以见到渠底的小石沙砾和努力上游的小鱼,也有不知名的树叶和草节在水面上粼粼漂过。深暗色的树林树干像被一层寒雾淡淡笼着,除了风过叶落,幽深得看不到透底,神秘的幽静中只能听到草间小虫日复一日嗡嗡呜鸣,也不知是在求偶还是求食的嘤嘤悲鸣……
坐在半山亭里,万历皇帝有些怅望着这景致,低垂了花白的浓眉,一只手窸窸窣窣在另一袖筒里摸索着,半晌,取出一张薛涛纸,展开来掠了一眼,上头写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