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小冰河时期来了(一)-《大明皇弟》


    第(2/3)页

    大春双手接过方子,说:“先生放心,附近镇上就有药铺,我一个时辰内就可以赶回。”

    ”好!”吴大维点点头,出了病人的卧房,来到外厅。

    “吴先生,快快请坐,清茶一杯已经煮好,慢用。”主人家赶紧的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端了上来,放在茶几上。

    “有劳!”

    吴大维点点头,赶紧接过茶杯。他在泥泞的山路上走了有一个多时辰,早就口舌干燥如同火灼。于是端起盖碗,吹了吹便几口饮干,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看来吴先生是渴极了。”主人家道,拎起茶壶又添满了一杯。

    “多谢。”

    “请用点糕点,山野人家自己做的,先生勿要嫌弃才好。”

    “多谢,多谢!”

    时刻正值正午,浓云已散,微雨未收,山谷间传来了黄鹂的叫声,入耳婉转,滑润。喝过了清茶用了一些点心。病人的儿子就拎着药匆匆从门外赶回。半个时辰之后,第一张方子的药已经煎煮好,放到温热,给病人服了下去。

    “多喝,只要口渴就喝这个,不拘量。”吴大维叮嘱道。

    “知道了,先生。”大春头点的像是鸡啄米。病人服药之后约一个时辰,吴大维来到病人身边,拿他的手切脉,过了一会儿,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妥了!”他手抚一缕胡须,面露微笑。

    “先生怎么了,是有救了吗?”家属站在身旁面露焦虑神情。

    “无妨了!安心吧。”吴大维解释道:“还好来得及时。伤寒之斑,初如朱砂细点,又如狗蚤啮痕,起初不多,渐加稠密,这是温毒内外热盛的表现,治法不能偏表偏里,须表里双解,以去内外热,所以我用白虎加人参汤。前一位先生之所以误诊,那是因为他不仔细观察病人身体的表现。”

    “哦,是这样!”大春愤愤说道,“他怎么能这样?太不负责任了。”

    “也不能这样说,医生也不是神仙,不可能面面俱到。”吴大维缓和了一下语气,说,“如今,令尊脉象已稍有恢复,继续给他喝这药,很快身上的红斑就会褪去,等红斑退尽,烧也就退了,再喝第二张方子,身体也就可以复原。”

    “噢,多谢先生救家父性命!”小伙子如释负重,连连作揖,脸上都是感激的表情。

    “切记,身体刚复原不得食用肥甘厚腻之物,否则又要麻烦!“吴大维又耐心的说,”明日红斑即可消退,喝过第二张方子的药之后,会有大解,腹部胀满也可以缓解,之后就会有食欲,给病人吃点清淡易消化的米粥山药羹即可。”

    “记下了,先生。不过,我还有一疑问,家父刚刚发病的时候,也请过一位大夫,那大夫开了三十多味药,也不见有效,“说到这,大春又困惑地问道,”为什么先生简单几味药却能有如此好的效果呢?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呵呵,用药之道如同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并非多多益善啊。”吴大维捋须笑道。

    “受教,受教……”小伙子连连点头,敬佩不已。读书楼

    “那好,我就回去了。”吴大维开始整理药箱。

    “先生,已经正午,在寒舍用点粗茶淡饭再走吧。”

    “不用了,刚才已用过点心,喝了香茗,很是清淡可口。”

    “那我把诊金拿来,送先生回去。”大春赶紧说道。

    “嗯,诊金还是要收的,送我就免了,我自己能走,你在家好生服侍令尊。哦,对了!刚才你说你父亲是海军退役军人,我给你开开一张正式发票,凭着这个,和你父亲的退役军人证,药钱和诊金可以在退役军人办报销一部分。“吴大维一边在发票上盖上自己的印鉴,一边感慨地说道,”呵呵,如今还是当过兵好,朝廷对军人的福利很多呀!现在想当个兵还真不容易。”

    “多谢吴大夫!呵呵,下半年,我也要去当兵了。”大春骄傲的说道,脸上洋溢着笑容。

    ……

    下午申时初,吴大维刚回到了自己在吴县的寓所。他的妻子便迎了出来,说道:“夫君,县医院的李院长刚刚派人来找过你。”

    “哦,有什么事情?”

    “嗯,来人说是有一个疑难病请你去参详。”

    “急么?”

    “看样子挺着急的。”

    “那我现在就去一趟吧。”说着把腋下的医药箱往桌上一放,来不及换衣服,转身又出了门。

    县医院是吴县唯一一家公办的医院,里面有坐堂医师十余名。院长李杰是吴大维的同学和好友。当吴大维赶到县医院的时候,会议室里面已经聚集了几十位吴县本地的名医大家。

    “这位吴大夫,在哪家药店坐堂啊?”在座的一名大夫问。

    “噢,我在东山镇卫卫生院挂职,平时就在家里行医,常常被病家请去,出诊的时候比较多。”吴大维答。

    “哦,原来你是一名赤脚医生啊!”那人顿时露出不屑的神情。

    这也难怪!万历年间,李时珍奉旨主持了大明帝国的医疗系统改革,现在的大明帝国和原时空不一样,很多地方地广人稀,为了方便这部分乡民能够及时的得到医疗救助,朝廷就分配出一批医师,设置了乡村医生这个职务。

    这个职位虽然俸禄高,说实话,但大部分的医生是不愿意去干的,毕竟又辛苦又累,常常还要爬山涉岭,不能在家照顾家人。因为这种乡村医生经常要走山路和乡间小道,时常光着脚走路。就被一些无良之人戏称为”赤脚医生”,渐渐的流传开来。特别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没有背景的医生常常会被打发到这一行业里面,因此常常被同行看不起。

    “哈哈哈……“在座的有几人发出轻蔑的嘲笑声,”怪不得满身泥泞,原来是赤脚医生。”

    “一个赤脚医生能懂什么,谁让他来的。”又有人小声说。

    “吴大夫,是从哪所医学院毕业的呀?师从何人?”有人不怀好意的故意问。

    “嗯,南京中医学院,导师是戗乙教授。”吴大维不动声色,他也意识到这些人对他没有善意,但生性憨实的他还是如实回答。

    “呃……”
    第(2/3)页